
Jerry
- 2021年9月30日
雙眼對望直視妳內心的小狗
早上5:30起床,拍拍熟睡中的Kaya,他跟著安靜起來快速準備,我們沒驚動到媽咪靜靜出門,騎車很快就到了Lab。兒子整個暑假跟著我旁邊自學也見習的日子就快要結束,我每個寒暑假都當成一個學期檢討後調整準備下學期的機會,期待他「升級」後即將面對的國二上學期,年輕人嶄新的下一回合! 整天聊個不停的父子,連騎車碰到紅燈停都沒有放過,我問他:「為什麼我們今天要5:30就起床?」「因為要早點到大直。」「為什麼要早點到大直?」 「因為今天下午3:30就要離開去花市買植物,所以早點到有足夠的時間做事。然後,還有,過幾天就要開學,7:30早自習,要改6:00起床,今天提前適應。」「沒錯!」 很多人大概會想Jerry跟兒子真的有那麼多事可以談嗎?這就是一個例子。 我接著跟Kaya說:「做什麼事情都要內心清楚什麼理由,不然同樣時間你也可以拿去運動啊,睡飽些啊…. 你沒有,因為『你選擇』,所以要清楚自己為什麼理由做」。「為什麼Daddy要常常問你?因為這樣你才會習慣意識到自己時時刻刻『都在做計畫』,你才會跟著意識到『我有沒有做到』,『結果跟自己想的有沒有一樣』,『以後還

Jerry
- 2021年9月18日
JFK:老屋與祖靈的繪本屋
Febie下班從書店帶了這本繪本給我,Lane Smith的《Grandpa Green》站著放在我的電腦前,她覺得這本書冗長深奧難懂,「因此」應該最適合我。X_X 稍早,我剛從祖父50多年前親自監工起造的老家舊房子回來,《JFK繪本屋 2.0》就要在這裡重新開始,我要放心安頓好然後才與大學開啟老爹自己的下一場夢想旅行。Kaya最近幾乎天天跟他崇拜的阿公碰面嬉戲,兒子跟祖父的祖孫情對我這出生前不久祖父遺憾 過世的「孩子」來講,一直都只存在於想像。 祖父大稻埕商人的俠義風範與典型夙昔,我都是透過現在成天含飴弄孫的父親口中拼湊得來。 父親上個月退休,老房子一樓的店面跟著歇業,父親年輕時創業,二十多年前遷回到這裡,如今他的公司如同更早祖父的創業也終於走完旅程。 屋子裡貨物淨空、棚架拆除後,整片露出老屋裸皮上的歲月痕跡。 老鄰居經過,往裡探頭看我盯著斑駁老牆面發呆,跟著提及這房子落成那年她年少的記憶,我笑著跟她說,我在這再度裸露的原始空間,祖父親自監工打造的老房子,正在跟未能謀面的祖父打招呼,語末故意帶著莊重的表情輕聲跟老鄰居報告一個秘密:這四代

Jerry
- 2021年9月16日
語言是生活,放孩子自由!
Kaya是個乖巧聰明的小男孩,他的學校成績當中「中文」明顯不好。Febie有些煩惱,但我可一點都不。 教育,尤其是像Kaya這樣小三的年齡,父母太急應該反而會出事吧?有些精緻有味的好料理就是不可能靠微波爐快煮得出來,教育應該是天經地義就像這類的料理吧? 至於不擔心中文成績不好的原因,我總覺得,語言是在生活中才得成長的活潑生命體,這孩子每天都有太多太多想要表達、想要分享的東西,他的體驗與幻想豐富,只是對「中文書寫」這個工具或媒介缺乏熟悉,還有尚未體驗到「書寫」這種表達可以帶來的創造興奮,比起完全沒有概念,沒有想寫什麼卻硬要寫出「可以得到高成績」那種離自己很遠文字的悲劇,中文書寫對Kaya無論如何已注定是越來越懂得如何分享的一齣喜劇啊! 不要說中文,看看英語在Kaya小世界裡的夥伴關係就知道。我多年前幫Febie開設了「JFK繪本屋」,因為Febie的專長是兒童英語,所以我們的繪本一直都是以英文繪本為主,但我從創業的第一天就清楚知道,JFK繪本屋是一家「繪本」屋!是讓孩子透過因為聽講故事而「活起來的繪本」跟等著他們未來全力全心奔馳的世界保持親密的空

Jerry
- 2021年9月14日
三代傳承的繪本屋木板凳
照片的主角不是JFK,而是一大一小的兩張木板凳,是我委託實踐工設研究所畢業生屠源泓製作的作品。 他的木工手藝不是這兩張椅子能夠表現,但坦白說,最終的主角既不是板凳,也不是「木工屠」,而是JFK繪本屋所在的這棟三層樓老房子。
祖父鄭朝木跟我沒緣見面,他離開世間後一個月我跟著誕生,這老家房子是他監工蓋的,在大稻埕老家與店面的一段距離之外又蓋了新屋,想好好安頓三代同堂包括兒子(我爸)媳婦(我媽)還有他等待好久急著見一面的孫子(我)。 許多年後,祖父的店搬回來過,接著父親的店搬回來過,最後輪到我將原本在大稻埕創業的繪本屋搬回到老家,鄭家的家族生命史在房屋上走了三個循環。 因為年久失修白蟻繁生,我拆了祖父時代留下的裝潢,從地板到牆壁重新整頓一次才開始裝潢書店,工程中留下一些日據時代的珍貴檜木樑柱。繪本屋重新開幕後,我把這些樑柱收在後院靜靜等待機會「復活」。 後來終於讓我碰到擅長木工的SCID學生老屠,透過他的巧手,祖父對兒孫的愛心轉化到這兩張忠心耿耿的木板凳,繼續留在從小想像著祖父長大的孫子Jerry 創立的書店,鄭家第三代的創業,照片裡還有鄭